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周其仁:創新是中國經濟重要引擎 需掃清制度障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江然 丁舟洋 發自韓國首爾
建地分割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在經歷瞭快速發展周期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於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向,昨日(10月22日),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在由韓國每日經濟新聞集團舉辦的第十六屆世界知識論壇上發表瞭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中國有成本優勢,但這種優勢正在消失。未來5年,中國經濟否能穩定在6%~7%的增速,政策走向很重要。中國提振經濟必須降低制度成本,以延續成本優勢,同時清除一切影響創新的障礙。

當前中國改革正逐步深入,創新創業成為潮流,“但要真正轉變成經濟動力,尚需時日。”周其仁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創新方面也需要協調好各方利益,需要真真切切地拿出行動。

中國成本優勢減弱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已經取得瞭很大成績。昨日,周其仁教授為臺下數百位聽眾展示瞭一組數據:自1979年以來,中國GDP的年增速為9.8%,2009年成為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此外,中國在對全球經濟復蘇上也有卓越貢獻,特別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

那麼,是什麼讓中國經濟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周其仁歸因於中國的兩大比較優勢:成本優勢以及創新優勢。其中,成本優勢就包括勞動力成本低、資源成本低、稅收低等。

“高收入國傢和低收入國傢就是兩個海平面,過去靠人工築壩攔著,壩一拆掉,高海拔的水就灌進來。這個落差的勢能釋放,支撐瞭中國經濟這些年的高速增長。”周其仁表示。

然而,自2007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因為中國的成本優勢正逐漸消失。”周其仁表示,從1995年到2012年,中國的GDP上升瞭8.6倍,同時國民薪資、社保以及土地出讓均出現大幅上升。

“中國制造的成本不完全是工人的工資,綜合成本也在高速增長,這裡很大一塊不是市場供求形成的成本增長。我國綜合成本跟發達經濟體迅速靠近,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率下來最主要的原因。”記者註意到,在10月19日弘毅投資年會上,周其仁也強調瞭這一變化。

這種變化發生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去年8月,波士頓咨詢公司發佈的《全球制造業成本變遷報告》顯示,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制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雙方差距已經極大縮小。

創新關鍵在協調利益

到2020年,中國經濟將是怎樣一番景象?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在周其仁看來,目前高收入國傢復蘇依然緩慢,中國未來經濟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政策方向。

和多數國傢一樣,中國的前行伴隨著改革。周其仁建議,改革需要註意兩個方向:一是降低制度成本,以延續中國的成本優勢,比如降低稅賦;二是中國應掃清阻礙創新的障礙,這樣中國才能建立起自身的創新、獨特性優勢。這兩大措施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引擎”。

演講結束後,周其仁對記者表示,上述兩方面的工作,中國已經在展開,“隻是需要時間,並非一朝一夕見效。”

不久前,在由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政策研討會上,周其仁表示,創新、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技術發展給瞭我們很多可能性和機會,但創新創業要真正從一個想法變成經濟力量同樣需要時間。”他強調,創新的關鍵是協調各方利益,突破實際障礙。



(責任編輯:UF020)

原標題:周其仁:創新是中國經濟重要引擎 需掃清制度障礙



新聞來源http://business.sohu.com/20151023/n423949942.shtml

電子謄本申請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eve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